精彩活动



“如果当我的人生快走到尽头,思考这辈子如果重来我还会这么过,我觉得就算成功了。”

——金惟纯


人生遇到了瓶颈和困局,绕不过去

面对重要困难的选择,不知该如何做决定

作为企业创始人或负责人,对未来发展陷入迷茫

人生方向不明确,事业进入转型期,遇不到特别好的导师

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努力,但得到的满足和快乐却越来越少

在别人眼里已经很好了,自己却还是按耐不住时有焦虑,时有迷失

……


在niwo《人生的选择与突破》工作坊中,每个人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挑选了2位学员的真实感想,如下:



学员Grace听课反馈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我想,一千个人听金维纯老师讲课可能会有一千钟不同的收获。那是当然,每个学员都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过不同的坎坷沉浮,有着不同的快乐和痛苦,但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你来听金老师的课,you will get what you can get.


我曾经听到过一段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描述,“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经历过太多事情后,依然能够将内心与这个世界进行剥离。享受人生而不沉湎,历经苍凉而不消极。


我想金老师就是配得上这个描述的一位极其具有大智慧的智者和长者,是一个真正的经历世事而依旧天真的人。这是一个何其有趣的灵魂,有着一颗何其谦卑的内心。


整个工作坊里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换言之,它意味着,人这一生,每个年龄段都有着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就像树的年轮,是一圈一圈地去发展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和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创作,幻想与边界;少年的一圈,代表玩耍嬉戏和志向;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着现实与责任,以及,慈悲,觉察和谦卑。



跟每个人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明确感觉到心里一直有一根儿弦存在的,这么多年来它一直紧绷着。当人生的经历越来越多,当我的思考越来越深,慢慢地,它已经在慢慢松动,直到听完金老师的课,它“咯嘣”一下就断了。以前我那么在乎的事儿,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了。恰如金老师说的“人生的位移”,只有当你移动到了问题的上方,才忽然惊觉,原来一连串的问题都不存在了。


我知道,每个人弦断的时间和因缘际会都不一定,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来临的时刻都不一定。但金老师的工作坊毫无疑问是会促成这个质变到量变。所谓人生的位移,用大白话说,就是活开了,即使依然有小烦恼或小迷茫,但你已经不纠结,或许是因为你意识到那些事儿已经不会影响到你的整体境况,又或许是某些事你觉得在生命中的比例已经不是压倒性的,你懂得了均衡。


随着我们经历过越来越多的沉浮坎坷,耐受性也会随之成长。这不仅仅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过程,而是会伴随着成长进化。在某些时刻,如果能得到一些睿智的长者的点拨和教化,这成长和进化就会来的飞快。于是,你终于学会享受人生,享受小确幸也享受小确丧。你会慢慢改变,慢慢越来越自信,让你越来越舒服,也相信未来的境遇会越来越好。在这种舒服的情势下,一切都是良性的,更开放,更活跃,更有灵感。


*工作坊小院微景,学员Yucca摄


世界上没有被安慰出来的“活开”,真正的活开(天人合一)是需要每个人在自己人生的修炼道场里去修炼,每个人的功课,都不是别人可以代劳的。去庙宇出家不是本事,只是逃避。在红尘里修度,才最艰难,但也才是人生的正解。金老师说的天人合一,其实暗合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忽然间想起那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本为你翻山越岭,放逐千里;

却发现山河秀丽,不问归期。


愿你我都能在自我修行的路上轻装前行,直至那个幸福的终点!



学员Joey听课反馈

一节课,让活了36年的我活明白了!


下课的时候我还说,很多成年人的培训是无效的,因为很多人会继续用自己的已经用了很多年的旧方法。Training is useless,unless it is used.


是啊,这话对于我这个已经活了36年的人来说,更是很难。今天听了,明天可能还是会重蹈覆辙,当一个问题重复犯,这就是大问题了。老师也说了一个问题沉淀的越旧,它藏的也越深,也越难察觉。比如儿时的经历。


“一切都是我的错” 嗯,此话没毛病。人生是场修行,需做好自己的功课


那么我今天写这个总结,也希望自己前世修得慧根,可以很好的觉察的自己的问题,完成“知行”这个过程,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按照苏格拉底启发年轻人的方式,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启发我吧,以免枯燥:


1、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课程呢?


其实,我已经很少参加培训了,原因是我以前读了很多书,也经历了不少的事情,其实就是自我满足。感觉自己很满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我在【得到】花了很多钱买课,已经很少听了。


由于朋友推荐,我当天心情好(因为搞定了一个事),所以报名参加了。来参加之前,没有任何预期。我没问题吗?不是的,可能原因是,我感觉自己一直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去正视它。


可能,一切都是缘份,上完课,我感觉对自己、对亲人,对别人,对世界,有了更好的了解。


感谢朋友和niwo

感谢老师的人生体验和心法总结

感谢同学的人生和感悟

也感谢自己,以至于让我有机会可以重新感悟自己


*工作坊小院微景,学员Yucca摄


2、 我的家庭和人生有难题吗?


当然有,这也是,参加课程后,我有种被振聋发聩,被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问题,不是物质层面,其实物质方面不应该有问题了。就像余老师说的,吾若朴实无华,吾若无欲无求,则随地随时都是自由身


我的问题,是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世界精神关系层面的。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我真正觉察到,所以我过的很拧巴。自己过的拧巴不拧巴,其实,自己是知道的。


先说我与别人,我其实从内心里看不起绝大多数的人。觉得他们有很多毛病,贪嗔痴慢疑。缺乏人文修养,比如文案UI冷冰冰。于是言语批评非常之暴力,神情非常之鄙视。


对自己的同事都不人文,何求他们对用户人文?其实我本质不是这样的。再比如我与自己,我从小的志向就是人生如白驹过隙,一定要给世界留下些什么。一定要成就一个事业,所谓可以改变世界,让世人记住我的名字。


于是对于结果,非常看重,急功近利。


所以一旦事情发展不尽如我意,我就特别容易去抱怨。抱怨别人,抱怨自己,甚至痛恨自己。(问题1说了自我满足,其实,自卑和自满是两个孪生兄弟)


总结是,自己三观不正,对自己都充满仇恨,怎么对别人春风化雨。结果就是,表现的状态就是像一台冷冰冰重金属,关注结果,带着一波一波情绪的去推动事(因为关注点是事)。


对他人咆哮,对自己咆哮。like a mad dog.别人对我的评价是,冷酷暴躁情绪不稳定有才华。其实以前,我对此评论,不甚以为然,我觉把事搞定最重要,结果最重要啊,脾气好不好没什么关系,对员工严格要求没什么啊,不以人为本,这也是我过去的想法和做法。


现在来看,我是浅薄的。这样的我,其实我是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3、听完课,我学了什么?想改变什么?


A:关于人生的终极追求

人应该追求是什么?是表现成就?还是更圆满的自我?

我觉得的人生的目的应该是成为更圆满的自我。物质和表现层面的东西,是非常短暂和肤浅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我觉得这节课是幸福课,让人活着更洒脱,让自己更开心,让别人更开心。让人和人,人和自然更和谐的相处。


如果,死亡是最大的无常。希望在我死亡的那一刻,就像金老师说的那样,我希望我也能对自己说一句,“我这一生过的很开心,感谢所有的人,感谢世界和上天,感谢所有的苦难和快乐。


B:关于执念。

执念,本质的问题是,以自己为中心去看世界。


对于我来说,我一直像一个导演,我希望演员和剧情是朝我的剧本发展。这样就会导致了各种对人,对事,对自己的执念。金老师讲了一句话,我觉得触及到了我的“灵魂深处”:精彩绝伦的剧本和故事,应该是出其不意却自然而然,这不是可以控制的,应该是不可控的才有意思。


我把剧本交给上天,我做一个演员,演好自己的戏(入世的活在现在感),却又觉察到所有的事情(出世的觉察力)。做一个好演员,认真演戏,认真看戏,等待结果。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C:关于谁的错。

本体和客体,自己和自己之外的事情。


当你发现一个问题,真是别人的问题吗?还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眼睛的问题?

改变一个事情难,(可能这个事情本来没有问题哦)?还是改变自己难?即使是一个人错了,一个事错了,是你想改就能改的吗?


一切都是我的错!“认不是(自己的),找好处(别人的)!” 修炼自己,做好自己就好了!感恩一切!


改了自己的错,才能系统的解决本质的问题,也就是老师说的,位移,换了观念,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原来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了。“用高一层次的角度去看过去的问题,你解决的不是一个问题哦,是一排问题。


相信:

等到土壤合适,温度合适,润物无声的滋润,一切都会春暖花开。


结语: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痛苦的人,各有各的问题。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放下自己,做好自己的功课,揣着一颗欢喜心,心甘情愿的在人世间修炼,体会五味人生。


希望你我(niwo)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