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wo线上线下课程




英国教育学家肯.罗宾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在一场“学校教育扼杀创意吗?”演讲中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上画画课,她六岁,坐在教室后面。 老师说这个小女孩上课几乎都不专心,但这堂画画课她倒很认真。老师在一旁看得入迷了,她走向小女孩,问她:“妳在画什么?”小女孩回答:“我在画上帝。”老师说:“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呀。”小女孩接着说:“他们等一下就会知道了。”


小孩子眼里的世界,就是充满了无限多可能。在他们单纯、幼小心灵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也没有什么是无法想象的。


但随着我们年龄不断成长,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接触知识量日益增大,想象力与创造力却大不如孩童时期那么天马行空。等到自我社会框架逐渐成形,再加上填鸭式学校教育训练后,我们就成为一个只会背诵答案、只会解题的机械人。原先那股天然、无压力的创造力,也就慢慢被考试压力给打消殆尽了。


小心,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意。


现代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最大特色就是快速复制一模一样的人才,以因应社会大量运作需要,比方说每年必须量产工程师、医生、化学家等等,以填补人口扩张的需求。在这样的现代教育下,我们像是被安装同一套软件的机械人,每一个人考试学科大同小异,会背诵的知识和所教导的逻辑,相差也不会太远。


以前工业时代没发生问题的做法,步入信息时代却出现了麻烦。现代人教育普及,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如果这时候还是用制造机械人的方式搞教育,那么产生的只不过是一堆能力、知识相近的「人才」。


差异化和个人品牌的案例告诉我们,这样相似度这么高、又缺乏创意的教育决不能算是「人才」。在今日社会里,个人表现越是一般般,就越没有出头的机会,信息时代已经没法再用工业时代那套游戏规则。


我们的天赋


一般对天赋的认识多停留在「做什么事」的层次上,例如某甲很会拉小提琴、很会设计、很会创作小说,我们就认定这些是他的「天赋」。有了这样的印象,当我们在寻找天赋的时候,也会把焦点放在「我想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该找什么样工作」上面。这样理解实在不够全面,也弄错了自我探索的次序。


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那是我们天生就比较厉害的地方,是因为有了天赋,你才知道做什么比较厉害。所以天赋发掘这件事,应该先于找工作,不然你的工作就只是一个「工作」。


天赋很难测量、很难被外人观察到、很难具体描述。事实上,许多天赋无法在学校科目里面找到,甚至于当你想要锻炼自己的天赋,也会发现最好练习的场所与方式可能和学校无关。


比方说,领导力是大家最常听见的天赋,这种能力要如何测量?这种能力如何养成?统合力也是一种天赋,是能够把两种以上不同资源嫁接的能力,这样的天赋同样很难被测量,这种能力很难自我锻炼。


天赋的教养


那么怎么发掘天赋?如何对于天赋进行培养?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天赋呢?关于天赋,我们多数人认识与理解太片段,缺乏宏观与全面的体系认知。错误的观念和急功近利的结果,往往用错药方选错做法,这样反而更加扼杀孩子的天赋。


什么是天赋的教养?至少我们要关注三件事:


❶  什么是天赋,人人都有天赋吗? 

❷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孩子的天赋?天赋可以透过教育养成吗?

❸  天赋怎么培养?天赋要如何精进呢?


有鉴于此,我们更希望透过理论经验与实务经验的结合,窥看天赋这件事。因此这次我们特别请到有超过20年教育实战工作经验,对于天赋教育、创意教育、文化创意教育有深入研究的薛良凯老师,为我们准备了40分钟的公开课。利用这个时间,我们将探讨三个话题:

Online Meetup 详情






这一个小时
我们聊

1、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如何养成天赋?

2、右脑开发的训练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右脑开发怎么精进个人天赋?

3、阅读对天赋开发的重要性

4、Q&A


ps:最后将开放10分钟提问互动时间。你可以于开课前12小时可先将私人问题投递至你我信箱

(cathy.zhang@niwolife.cn),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将统一交由老师选择性回答。



建议听课人群 


►   父母、教育工作者、关心幼儿教育的伙伴。

►   本次活动孩子天赋发掘主要是探讨年纪在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但是本课中提到天赋的概念与应用,对任何年纪都是一样的。因此本次分享内容无论听众年纪多大,包括父母本身,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About  Him


- 主讲嘉宾:薛良凯


作家

推动中国文创教育的践行者

曾担任诚品书店营运总监、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出版社总编辑。目前担任 "台湾文化部" 民间咨询委员,以民间身分提供文化、创意、美学、设计方面专业意见,参与历史博物馆、台湾各地文博会、文创园区、国际书展、动漫影视、工艺美术等等评选与指导工作。

2005年创办普拉爵文创,专职教育与文创顾问两大项目工作。教育工作方面,深入投入研究人类大脑与行为科学,并开创独特的心灵智慧、创意、团队教学法,于国内外企业、学校、机构开班授课。顾问工作方面,主要提供以文化创意转型升级、品牌文化再造,以及商业模式再深化为主。

累积担任企业与政府机构顾问超过十五年期间,长期累积的多元经历,对顾问工作有非常正面且积极的影响,目前已经顾问的各种企业,累积超过两百余家文创品牌。曾获 “台湾出版金鼎奖”、"数字出版奖" 等奖项。

已出版的著作有《创意就是这么好玩》《创意今天教什么?》,新书《如何选一本好书》《梦想列表》《图像思考》正在付梓中。


报名后请务必联系小管家



niwo小管家乐乐

(微信ID:niwolama)



转发至朋友圈

截屏给小管家

免费参与课堂


如何培养有创意的小孩? 2017-05-12 21:30:00 ¥ free 报名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