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wo线上线下课程

“生活里大部分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这话一点也不假,父母、伴侣、亲子、密友….人生就是由一张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密网,某一个关系出问题,都会成为痛点。
我们渴望和伴侣即使结婚多年也有说不完的话,渴望能走入儿女的小世界,渴望能与父母有更近的心灵交流……但越是亲密的人,相处往往越感到无力。
人们常说家庭问题是需要混沌处理的,但现实中工作的压力却让我们越发精明和睿智。如何在不同角色和关系中做转换?如何能保持关系的长久性?我想她最有发言权。
她是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的太太,两个女儿的妈妈,是坚定地站在赖声川背后的女人;
她是上剧场和表演工作坊的运营者,60岁依然保持着高强度工作;
她还是多部藏传佛法书籍的译者,被宗萨仁波切称为入世修行最好的女人;
她也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育学硕士。
她,是丁乃竺。
想要亲耳听到她对人生的感悟
与她面对面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18日
丁乃竺将在niwo成长学院举办
“爱的能力”的线下工作坊
详细信息见文末
各种角色和关系,在她身上不是枷锁,而是一种完美的转换。丁乃竺是如何做到的?
良性的关系是彼此扶持,而非牺牲
丁乃竺,是与林青霞、胡因梦同期的文艺女神,了解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的人都知道,她是第一任云之凡。戏里之凡和江滨柳未得眷属,戏外丁乃竺和赖声川,却相濡以沫40年。台湾演员金士杰说:“他们俩人好像一个人,丁乃竺身上有一半的赖声川,赖声川身上有一半的丁乃竺。”
80年代的丁乃竺与赖声川在美国伯克利大学
著名导演赖声川和太太丁乃竺伉俪情深,早已传为佳话。他们至今无话不谈,彼此间没有秘密。他们的关系一直在演化,在生命的旅程中,一路走来一起成长,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夫妻,成为生命道路上共同前行的同伴、知己和最亲密的友人。
赖声川曾经这样说过,他的人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丁乃竺,第二位是女儿,第三位是佛法和戏剧。可见丁乃竺在赖导心中的分量。
她说,自己是天生的“supporter”,喜欢在幕后帮助别人。当她发现赖声川拥有珍贵的“赤子心”,就想要好好保护它,因为只有怀着这颗心,才能用特别视角去看世界,让戏剧与众不同。所以,她承担下来表演工作坊“一切与世俗有关的”运营工作,赖声川则负责全身心投入创作。
她用自己擅长的部分,帮他完成他不擅长理清的部分。良性的关系就是互相成就,“我不觉得自己在牺牲,这也是我的事业啊!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他擅长什么。成就他的同时,也在满足我自己。”
沟通和倾听是对应关系的法宝
“我不是万能的,只是我喜欢沟通。”丁乃竺说,“我和先生40年,现在晚上还能在客厅聊天聊一夜。”
沟通中,“说”是一部分,倾听能力更重要。她说,“很多人讲沟通都是在表达自己,但倾听对方内心的需求才是关键。并且,人们往往会觉得别人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你怎么没有明白我呢?你不明白就代表你不关心我。
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释迦牟尼佛曾经讲过,“没有两个人看颜色是相同的。看到的颜色都不同,何况是想法?我们只有了解差异,才有沟通的可能性。”
夫妻如果没有更深的追求,很容易散掉
他们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合,“吃的食物不一样、爱好也不一样。”但这些问题在他们面前是零。因为他们追求相同,就是探索生命的本质。
多年来,他们会定期去不丹等圣地修行。人烟罕至,在艰苦的环境下闭关十天,能让内心平静。
他们还会经常旅行,比如工作需要去某个国家导戏,会提早一周过去,转一些喜欢的地方了解人和事,或是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待在一处,以更内化的方式看世界。
“如果彼此关系是建立在金钱或者简单的吸引力上,那个东西几年就散了。生命的意义,是值得探寻的,这样你们才有更深的话题可聊。”赖声川说,“如果话题总是围绕,卖了几张票,你爱我我爱你,很容易瓦解。真正能长久的绝不是这些。”
一无所知的人一无所爱
爱其实一种能力
丁乃竺和赖声川有两个女儿、两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一家人其乐融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家庭旅行,他们让后辈通过旅途的所见所闻,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独立生活。
她曾和女儿说,你不具备爱的能力时,就不要轻易去谈恋爱。爱,是一种能力,只要你认真学,会慢慢在心中生长:
第一、主动给予。很多人说我在给啊,但其实没有注意到,给的时候,隐藏着一个钩子,都在要,想得到;
第二、真正关怀。当你爱一个东西时候,付出劳动才是重要的;
第三、尊敬。英文是respect,拉丁文中叫“我能如实地注视对方”,你是怎么样,我就怎么看你。而你在爱这个人的时候,恨不得他能变成你所想要的那个人。这个不是真正的尊敬。
第四、责任。责任不是义务,而是因为爱所以愿意承担。
第五、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一无所爱。很多人说我太了解他了,这是很危险的。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对自己的改变都不能准确把握,又怎么能说了解另一个人的呢?爱对方就是每天要用新鲜的眼光看他。
她说,大家都渴望爱,但其实忽略了,你首先要让自己有爱的能力,就像在内心培养一朵花。我们常常会问,蝴蝶、蜜蜂怎么还不来,却忘记去看心里的花朵有没有开。
爱情事业双丰收
她是如何拥有这些的?
很高兴告诉大家,5月18日,她将来到北京,在niwo成长学院举办“爱的能力”线下工作坊。
现场给你的亲密关系把脉,和你分享如何找回爱的能力。关于人生的感悟和见解,你都可以在这位内心强大的六十岁女性身上探寻到答案……
丁乃竺
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的夫人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育学硕士
戏剧制作人,“表演工作坊”行政总监
藏传佛法著作翻译者
“丁乃竺的会客厅”发起人
来看看她在人生关系、自我成长方面的一些精彩回答:
Q:女性似乎更容易情绪化,不自信、沮丧、愤怒、嫉妒或者什么的,您是怎么和自己的情绪共处的?
丁乃竺:我会经常培养一种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情绪是一种能量,所以当你真正去察觉自己情绪的时候,你会慢慢认识它。在认识它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找到一种和它相处的方式。
每一个人情绪怎么来的,引发这个人情绪波动或是低落的因素,都是特殊的。因此,在自己的情绪来的时候,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时机。你会看得到自己的限制在什么地方,有长期或短期的因素,透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能够看得到,我是如何形成今天的我。
Q:离婚率很高,婚外情很普遍,感觉男人们都不太靠得住,但内心又在期待一个完美的婚姻,好纠结要不要结婚,该怎么办?
丁乃竺:我个人相信一切都是无常的,无常的意思是,一件事情,它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我不认为只有男人会变心,我觉得:凡是人都会变化。
如果我们渴望一个幸福的婚姻,就需要去了解,怎样种下一个“幸福婚姻”的“因”,才能带来一个“幸福”的“果”。在两性相处当中,如果我们希望有一段很好的关系,首先应该要反求诸己:我具不具备能够带来一个美好婚姻的“因”。
在于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对于生命的认识、对自己的了解、对对方的了解,以及我具不具备爱的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Q: 有人说,女人才是一个家庭的决定性力量,我怎么没有感受到这一点,觉得这就是男权社会,女性的力量到底是怎样的?我如何焕发出自己的力量,却又不是强硬?
丁乃竺:我确实觉得女性非常重要,尤其是母亲。因为所有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母亲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男权社会也是事实,数千年来,就算是非常发达的国家,也都是近百年,女性才有了投票权。男性社会也是事实。但今时今日,我觉得在很多国家很多社会,女性和男性是平权的,男性们已经认识到了女性的力量。
我自己倒不觉得非得要唤醒一个女人的力量,我觉得就是唤醒自己,唤醒一个真正的人的力量。在这里,没有男人女人之分。
我觉得还是回到上一个话题:我具不具备爱的能力?爱的能力很重要。那,很多人会问,爱的能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检视,在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有爱的能力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天天在讲“爱”,但并不具备爱的能力。
Q: 看老公不顺眼,感觉和他没有共同语言,实在无法沟通,经常就吵起来,是我的问题吗?
丁乃竺:在两性相处里面,我想如果老是看对方不顺眼,容易吵架,我想都是人相互的,也就说明了的确是自己也有问题。我觉得要解决任何问题,反求诸己是更快,更容易的方式。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控制不了,都没法做调整,怎么去要求对方做调整呢?我相信所有东西都是相互依存,我觉得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去调整自己,尤其是去调整自己对伴侣的概念和看法,那事情可能就有转机了。
我们很容易对人形成一种观念,觉得TA是怎样的,我的伴侣是怎样怎样的人。这种固有的观念,让我们没有办法去认识一个真正的对方。所以,如果经常会吵架,这个也许跟无法好好地倾听也有关系。看到对方不顺眼,在这个不顺眼里面,不能把那种“不顺眼”的感受归因于对方,这里面一定有非常多自己的成分在里面,这个时候可以安静下来思考:究竟是哪些东西在让自己不舒服,这个不舒服究竟跟对方有多少关系,还是跟自己有关系?有时候,转一个念头,很多东西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Q:对妈妈有很多埋怨和愤怒,感觉她固执又自以为是,小时候留给我很多伤痛的记忆,我现在还是无法和她太亲密,该如何改善呢?
丁乃竺:确实,我不认为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父母,很多母亲也不太具备爱的能力,对孩子造成了很多的伤害。母亲有很多问题,但也需要看到,其实有很多因素形成了她今日的问题。
在母亲的成长过程里,很多造成今天的她的因素,她可能也是那个“受害者”。当我们能够看清这一切的时候,我想,与其去改善母亲,不如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所以,只要真心想要改善都有方法。比如,主动对她好;当母亲爱唠叨的时候,尽量倾听,不需要急着辩论。最重要还是自己的决心吧。
▼
工作坊详情
主题
你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吗?
课程内容
❶ 关于什么样的婚姻才能长久;
❷ 关于亲密关系的核心和本质;
❸ 关于女性应有的人生智慧;
❹ 关于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更多收获
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 Time:
2019年5月18日(周六)
8:30AM - 18:30PM
地点 / Location:
北京
√具体地点报名后专人服务通知
费用
2980元/人(含简餐费用)
√ 此次工作坊部分收入将由丁乃竺女士
捐助给自闭症儿童观赏戏剧
有疑问,找我们
微信咨询:niwo Ann
电话/微信:15120053091
线下工作坊报名须知:
为了维护学员的正当权益和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对换课、退课政策如下:
1、开课前30日以上,可申请退课,需扣除课程原价10%手续费;
2、开课前15-30日,可申请相同课程改期一次,或可申请更换课程,需补齐课程差价。不支持退课、退款;
3、开课前15日内,可将本期课程自行转让他人使用,不支持退课、改期。
*课程费用不含税点。
*以开课时间为准,最终解释权归niwo所有。